沙夫豪森IWC万国表

联系我们

更改地点
关闭
关闭
搜索配送国家/地区
已选国家/地区
结果
所有地点
所有地点
iwc-ppc-language-本地语言 本地语言
购物包
关闭
关闭
登入IWC万国表
关闭
关闭

沙夫豪森IWC万国表

日志

完全上链 蓄势待发

完全上链 蓄势待发
阅读时间: 4 分钟
关闭
Boris Schneider

Boris Schneider

发运和配送细则

含税价格 含税价格 含税价格。建议零售价。 不含税价格。建议零售价。 建议零售价 可在线购买 我们接受万事达卡、Visa卡、美国运通、UnionPay 和PayPal
Close-up image of IWC watch mechanism and components inside watch dial

机械腕表机芯需要靠能量的驱动,才能开始运作。而主发条便是其动力之源。有些人享受与机器之间的互动,钟爱亲手为腕表上链,有些则喜欢自动装置,通过手臂摆动即可令腕表保持运行。

看到上链后的机械玩具焕发生机,或者听到八音盒传来阵阵音乐时,孩子们总是惊喜万分。机械腕表有着相似之处:只要提供充足动力,腕表的心脏便会开始跳动。沙夫豪森IWC万国表自产机芯研发部主管托马斯•高夫曼(Thomas Gäumann)表示:“当59210型机芯的主发条完全上链,可储存1300毫焦耳的能量。”这相当于把一块巧克力提升1.3米所需的能量。当通过手动调教或不断转动的摆陀自动上链时,腕表便会产生能量并将之储存起来。不论手动或是自动装置均运用了顶尖技术,精确可靠。

 

约在1850年,一名法国制表师发明了如今广泛使用的表冠上链系统。在此之前,主发条需使用独立钥匙上链。每当转动表冠,由杠杆、小齿轮和齿轮组成的复杂装置会把动力直接传送至发条盒心轴,从其内部末端旋紧发条。要保持腕表运转,发条外端会持续为轮系提供能量。手动上链系统中,旋转表冠约70圈可使机芯会处于最大张力。而内置的小棘爪可固定发条,以防储存动力瞬间减少。

此装置另一复杂之处在于整合手动设定系统。当拔出表冠,细小的离合器会把装置由上链转为设定功能。在机械制表领域中,体积极小的组件往往是设计的最大难题。单是在狭窄空间装配活动组件,便需要运用超卓的精密工程技术。

当59210型机芯的主发条完全上链,其储备动力相当于把一块巧克力提升1.3米所需的能量
Image showing a disassembled IWC watch on white background

发条尺寸决定最终的动力储备

IWC万国表在自制手动上链机芯方面有着悠久传统。沙夫豪森的设计师设计出59000型机芯系列,为现今的柏涛菲诺和葡萄牙手动上链八日动力储备腕表提供充足动力。高夫曼说:“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腕表主人一星期只需替腕表上链一次。”而在现实情况中,动力储备受到许多因素所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能量储存载体的容量:当发条盒越大、主发条越长,其齿轮转动圈数便越多,为轮系持续提供动力的时间也就越长。不过,计时码表等复杂装置在运作时会消耗能量,令动力储备降低。除此之外,轮系传动能量过程中会造成效率下降,擒纵系统也会消耗一定动力。

 

因此,设计工程师决定除了日期和动力储备显示外,不会在全新手动上链机芯上装配其它复杂装置。一般直径为1.7厘米空间充足的发条盒,内含86厘米长的发条,转动14圈后就完全释出动力。相比而言,IWC万国表自制计时机芯的发条仅长50厘米,便可持续运转11圈。而59000型机芯系列储存的能量则足够九天使用。为使释放动力的水平和速率尽可能维持稳定,机芯在运行192小时(即八天)后会自动停止。腕表另设显示功能,可在任何时候查看剩余动力。

自然动作产生的张力

自动机芯爱好者可以忽略上链的事情,因为他们的手腕上就有一个类似永动机的装置。高夫曼解释了背后的原理:“自动上链系统具备中置半月形摆陀,可把佩戴者自然随意的动作转化成发条动力。”在惯性和重力的影响下,摆陀自身重量会自然地迫使它向下移动,只要出现加速度就会开始转动。佩戴者在步行时摆动手臂产生能量尤其有效。

 

对IWC万国表而言,自动上链系统与阿尔伯特•比勒顿(Albert Pellaton)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早在1944年,时任品牌技术总监的比勒顿推动研发出一个解决方案,它至今仍为众多IWC万国表的机芯提供动力。为此,他克服了重重难关。当时的装置是透过复杂的齿轮系统传输摆陀的动力,通常只能以单一方向旋转。结果,动力和能量的损失非常明显。而比勒顿则提出一个创新方案,把摆陀的旋动变换成摆动,从而令发条上链时更有效率。其上链系统的核心是一个偏心凸轮,可把摆陀旋动转换成摇杆的来回动作。固定在摇杆上的两个偏置棘爪,把能量传递至上链轮。其中一个棘爪拉动齿轮(即上链)时,另一个则顺畅地滑过轮齿,如此反复交替运作。这个棘爪上链系统充分利用摆陀的所有动作,不受大小或方向所限。

Image showing IWC watch mechanism of a self-winding system
Image showing inside of an IWC watch dial on white background

日常使用考验自动装置的性能

要为强大的IWC万国表自动机芯完全上链,摆陀需旋动近2000次。活动较多的腕表佩戴者在短短数小时内便可令腕表完全上链。而对于额外爱惜腕表的主人,他们会不时摘下腕表,则上链过程可能长达一天。高夫曼指出:“在设计这样的装置时,最大问题在于平衡每个人的习惯,不管他们活动是否频繁。”为此,沙夫豪森IWC万国表早在研发阶段便安排生活方式不同的测试者佩戴自动机芯腕表。

 

日常佩戴时,自动上链系统需面对各种压力和拉力。虽然摆陀的重量只有几克,但在快速移动时,施加于组件上的巨大力量有可能是地心重力的1000倍。某些型号的摆陀装配了弹簧减震轴承,有助抵御剧烈撞击。比勒顿上链系统的功能在过去60多年基本上保持不变,但也经历了持续改良。例如,今天的棘爪是由陶瓷制成,几乎不受磨损。而89000型计时机芯的整个装置更加完成了全面检修。新一代的双棘爪上链系统具备两对棘爪,所采用的零件数目减少,而效率却更高。

 

无论是手动上链系统还是自动上链系统,都能为腕表提供可靠动力,使精密机芯得以正常运作。若要问腕表爱好者哪一种上链系统更好更美观,相信无论是现在还是一百年后,都难以得到定论

沙夫豪森IWC万国表